瞒天过海,精心布局,终于暴露了

2022-07-04 16:47:01

SOTV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 https://www.sotv.cc

记得鲁迅先生曾经叹息说:倘是狮子,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,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,肥大倒不是好兆头。他当时指的是,中国一边国力衰微,另一边却不断夸耀自己物产丰富,最终让西方列强一起瓜分的现实。

不过,进入21世纪,这一切都已经彻底被改写了。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,我们不再隐忍,而是高调亮相。我们已经决心将重心放在中国被“卡脖子”的技术上,并且要求在2025年之前,实现75%的芯片自产率,并在智能制造领域,突破美西方国家的封锁。也就是说,一头肥硕的雄狮已经发出了怒吼!

中国的目标是,试图在2035年之前,彻底摆脱对西方国家的技术依赖,并通过扩大内需,实现以国内产业大循环为主体,同时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,打造以自产自销为主,国际双流通为辅的新发展模式。

这一下,西方国家就彻底乱了阵脚。按照他们的预想,尽管他们支持中国开放,还让中国进入了WTO组织,但是他们的目标是,让中国在低端制造领域,成为世界第一大国。同时,有了足够收入的中国,也能成为美国高科技产品的主要倾销地。

因此,他们希望的世界格局是日本人提出的雁阵模式,即美国是世界老大,在西太平洋地区,各国的经济发展像雁阵一样有序,日本作为领头雁;韩国、中国台湾地区、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亚洲四小龙为第二梯队;泰国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为第三梯队;而中国当时被排在了第四梯队,只能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行业。

然而,中国这个队尾的大雁,却一不留神,就飞到了队伍的前面,彻底打破了队形,甚至有领飞的阵势。这一下,美日等西方国家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实际上,当时美国曾经对中国的发展趋势,做出过预判,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
在奥巴马第二届任期时,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,曾经向白宫提交过一份科技产业报告,称中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,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芯片制造商和美国的国家安全,并建议奥巴马政府,采取实际行动打压中国半导体崛起。但是,当时的美国还沉浸在世界霸主的喜悦之中,根本就没当一回事。

然而,仅仅过了5年,美国就惊恐地发现,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进步是如此之快,已经攻入了美西方国家的腹地了!

中国已经在大型客机领域,获得重大突破。C919的最大载客量为190人,全部设计均由中国人自己的团队自主完成,它的安全经济性,环保性,舒适性方面特别突出,还有先进的气动设计,气动阻力小,更经济也更安全。

然而,世界航运大国美国的波音飞机,却频频发生事故,已经停飞了多款机型。这一反一正两个例子,就已经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,也让美国人对中国更加恨之入骨!

在最近召开的北约峰会上,北约竟然将中国说成了系统性的威胁。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吉尔伯特·阿卡分析说,北约的新版战略概念说明,北约已经将手伸向亚太地区,距其创立的初衷越来越远,已发生了“质变”。

这就说明,美国现在的策略,又回到了大国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理论—修昔底德陷阱上。它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主任格雷厄姆.艾利森提出的,意思是:

一个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的地位,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打压,两者一定会发生冲突甚至战争。所以,中国和美国之间,难逃一战!‍

为什么说大国之间难免一战呢?因为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,地球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,所以如果所有的国家都与世界霸主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,那么战争就只能是最后的解决方式。

实际上,美国政客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。奥巴马就曾经担忧说:

如果让14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生活,那将是地球的灾难。

奥巴马的意思并不是在贬低中国人,反而是在担心中国进步太快。因为,一个日益富有的中国,所消耗的资源也必将大幅上升。而地球是没有能力提供如此大量资源的。

奥巴马的担忧中,还隐藏着一种霸权思维,即只有美国才能无限地挥霍地球资源,其他国家都只是小白鼠,能不饿死就可以了。

从实际情况看,好像也的确是这么一回事。前段时间,曾经听说过一个笑话。中国人习惯吃猪肉,结果西方国家竟然炒作说,如果不阻止中国吃肉,将无法实现控制气候变化的目标。

然而,数据显示,每生产1千克牛肉相当于排放了3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;绵羊和山羊是16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;生产牛奶、禽类制品和猪肉相对应的二氧化碳当量则分别低于100千克。也就是说,美西方国家习惯食用的牛肉,在碳排放上至少是猪肉的3倍以上。

而美国的人口数量占世界5%左右,但是美国的碳排放总量却占世界16%,美国人均碳排放量是中国的3倍,因此美国才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。但是美国人不会与你讲理,他们为了维持这种奢侈的生活方式,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打压中国,企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。

埃里克.施密特

去年,在拜登上台还没几天,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利克分校计算机科学的高材生埃里克.施密特,就向白宫提交了一份长达33页近10万字的应对中国科技竞争的战略报告。

报告主张,为了应对中国,应当联合日本、韩国、印度、澳大利亚、德国、加拿大、荷兰、法国、英国、芬兰、瑞典、以色列等国组成T-12论坛。

大家可以看看,日印澳是印太战略的支撑点;日韩澳在最近召开的北约峰会上,被破例邀请参加;而日英法德芬荷等国,则是西方半导体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重要国家。

也就是说,这份政策建议不是单纯的科技问题,中美地缘政治问题已经成为最大的问题。不过,应当说,美国人的想法很超前,但是却并不务实。

美国一心想控制世界的芯片产业,甚至还想把它搬回美国,但是这只是美国人一厢情愿,并不现实。因为,芯片制造业是工程师密集型行业,而美国的年轻人更愿意学金融,其STEM毕业生的数量,已经支撑不起芯片行业对人才的庞大需求。同时,芯片制造业对基建的要求也特别高,所需的用水用电量巨大,以美国现在的基础设施,根本就无法保障。

更重要的是,美国虽然很发达,但是在其周边国家中,缺少芯片主流供应链、下游终端厂商和消费市场,所以在美国生产芯片,完全不符合商业投资的效率驱动和成本驱动的原则!

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体会最深,他表示,美国花500多亿美元的补贴以助他们成为行业领袖,这只能是昂贵浪费的徒劳无功之举。

而且,别看中国在高端芯片上,还与台积电存在一定的距离,但是从1990年到2020年,中国就建造了32座生产芯片的超级工厂,而全世界其它地区的工厂加在一起也只有24座。按照这个速度,在2025年左右,中国大陆就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国!

同时,在上游原材料领域,中国生产了全球70%的硅、80%的钨、97%的镓;在下游的封装领域,中国则供应着全球一半以上的电路板。

更要命的是,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进口国。一旦中国实现自给自足,美西方国家在芯片上的巨额投入,就全部都打了水漂,赔得连裤子都得卖掉。

即使在高端芯片上,西方国家的优势也基本上快到头了。在现有的技术环境下,1纳米将是芯片制程的极限。而现在商用芯片的制程已经到了3纳米,处于研发阶段的芯片制程甚至已经走到2纳米,这就意味着,传统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已经走不动了。

而且,和投入的天量资金相比,先进制程芯片的市场份额却很小: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新的报告显示,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市场份额仅为2%,而14纳米及14纳米以上制程的半导体芯片,占据整个半导体市场的70%。而这一区间的芯片,中国基本上能商业化量产了!

在台积电2022年一季度财报中,14纳米及以上制程的收入占比60%

也就是说在14纳米以下制程芯片上,中国并不落后。而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芯片多用于新能源汽车。最新的动向是,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,已经成为世界级大国,与美国平起平坐了!甚至在某个细分领域,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王者。

这就很搞笑了,美西方国家把主力都在了先进制程芯片上,甚至还嘲笑中国的落后。同时,中国网络上铺天盖地,也全是要追赶美西方国家的声音。但是中国真正的主力,却在14纳米以上制程的“落后”芯片上!

这场大戏,就像一出瞒天过海之计,我们通过一支奇兵,成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获得了全产业链优势和出口优势。此时,美国再想翻盘,恐怕为时已晚了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华容百事通版权所有